形态描述
鉴别特征 背甲较低平,脊棱不明显。无侧棱。头背橄榄色,头侧有褐纹从眼后达颈部;腹甲黄色,前缘圆,后缘有缺刻;腹甲各盾片间的接缝上均伴有宽黑纹。
形态描述 依据陕西2号模式标本及原始描述描写:体较小,背甲长115—120毫米,宽81—86毫米,壳高37—40毫米。
头较狭长,头长32—33毫米,宽18毫米,高16毫米,头背皮肤光滑。吻长,突出于上颚,上颚微钩曲;鼻孔开口于吻端。眶大,眶径8—8.5毫米×7.5毫米,约与吻长相等,鼓膜明显。
背甲较低平,长卵形,前后缘圆。有脊棱,但无侧棱;颈盾狭长,呈长条形或倒钟形;椎盾5枚,均宽大于长,第一枚椎盾五边形,前缘中央突出,余皆为六边形。肋盾4对,缘盾12对,均有同心纹。第三至第七,第九、十枚缘盾外缘略微上翻。腹甲卵圆形,前缘圆,后缘凹缺。喉盾缝是肱盾缝的1.5倍,腹部各盾缝的长度依次为胸盾缝≥腹盾缝>肛盾缝>喉盾缝>肱盾缝(股盾缝)>股盾缝(肱盾缝)。肛盾2枚。
前肢前缘覆以横向扩大的鳞片。腹面踵部被一横列的大鳞。前肢5爪,后肢4爪,指、趾间满蹼。尾短,圆锥形,背面被粒鳞或有少数大鳞。腹面正中有一纵沟,鳞片成对。
生活时头背黄橄榄色,头侧暗灰色,眼后有3条褐纹, 1条自口角水平向后,第二条自眼后由鼓膜下方向后,第三条从眼后经鼓膜上方向后达颈部。鼓膜淡灰色,下喙及喉为灰黄色。背甲淡褐色,腹甲及缘盾腹面黄色,腹部各盾片相接处伴有黑色宽纹。颈背、四肢及尾背灰棕色,腹面色淡。身体其余柔软部分为黄色。爪褐色,尖端黄色。
形态描述 依据陕西2号模式标本及原始描述描写:体较小,背甲长115—120毫米,宽81—86毫米,壳高37—40毫米。
头较狭长,头长32—33毫米,宽18毫米,高16毫米,头背皮肤光滑。吻长,突出于上颚,上颚微钩曲;鼻孔开口于吻端。眶大,眶径8—8.5毫米×7.5毫米,约与吻长相等,鼓膜明显。
背甲较低平,长卵形,前后缘圆。有脊棱,但无侧棱;颈盾狭长,呈长条形或倒钟形;椎盾5枚,均宽大于长,第一枚椎盾五边形,前缘中央突出,余皆为六边形。肋盾4对,缘盾12对,均有同心纹。第三至第七,第九、十枚缘盾外缘略微上翻。腹甲卵圆形,前缘圆,后缘凹缺。喉盾缝是肱盾缝的1.5倍,腹部各盾缝的长度依次为胸盾缝≥腹盾缝>肛盾缝>喉盾缝>肱盾缝(股盾缝)>股盾缝(肱盾缝)。肛盾2枚。
前肢前缘覆以横向扩大的鳞片。腹面踵部被一横列的大鳞。前肢5爪,后肢4爪,指、趾间满蹼。尾短,圆锥形,背面被粒鳞或有少数大鳞。腹面正中有一纵沟,鳞片成对。
生活时头背黄橄榄色,头侧暗灰色,眼后有3条褐纹, 1条自口角水平向后,第二条自眼后由鼓膜下方向后,第三条从眼后经鼓膜上方向后达颈部。鼓膜淡灰色,下喙及喉为灰黄色。背甲淡褐色,腹甲及缘盾腹面黄色,腹部各盾片相接处伴有黑色宽纹。颈背、四肢及尾背灰棕色,腹面色淡。身体其余柔软部分为黄色。爪褐色,尖端黄色。
大小
体较小,背甲长115—120毫米,宽81—86毫米,壳高37—40毫米。
生物学
生境信息
经济用途
经济意义 不详。
分类讨论
附记 Ernst和McCord(1987)根据从云南购得之标本发表新种Cuora chriskarannarun,但依其描述及所附照片看,实应为潘氏闭壳龟的同物异名。鉴于云南与陕西相距甚远,潘氏闭壳龟在云南是否确有分布,尚有待进一步证实。